
联合国陷入财政危机?这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,如今竟要靠裁员和缩减开支来维持运转。更令人意外的是捷希缘配资,此前还曝出日内瓦总部因拖欠电费而停用自动扶梯的窘况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最新公布的会费缴纳数据或许能揭开部分谜底。截至9月中旬,在193个成员国中,仍有60多个国家未缴清2025年会费,其中就包括中国、美国、俄罗斯等主要国家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美这两个最大会费贡献国同时欠费,但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。
先来看看美国的情况。作为全球头号经济强国,美国真的缺这点会费钱吗?显然不是。要知道,美国仅军费开支就超过9000亿美元,政府财政赤字更是高达1.8万亿美元。相比之下,联合国会费不过十几亿美元,对美国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。
那美国为何执意拖欠?这其实是一种延续数十年的政治手段。自里根政府时期起捷希缘配资,美国就惯用经济杠杆操控联合国:当联合国决议符合其利益时,就痛快缴费;一旦联合国不听话,就立即断供施压。这种把戏码,说穿了就是想将联合国变成其政治工具。
展开剩余64%再来看中国的情况。虽然同样暂未缴清会费,但性质完全不同。历史记录显示,中国虽然有时缴费时间较晚,比如2024年会费是在12月底才结清,但从未出现过拖欠情况。这种时间差主要是由于国内财政拨款流程所致。
不过,中国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现行会费制度的不满。中国代表戴兵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指出:当前会费分摊机制存在严重不公!按照支付能力原则,发达国家本应承担更多责任,但现实却相反——发达国家分摊比例持续下降,而发展中国家负担越来越重。
具体来看,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会费比例已高达15.25%,仅次于美国。但中国在联合国系统的雇员占比仅2.3%,全球排名第17位。反观美国,一边拖欠会费,一边却占据9.4%的雇员名额。这种权责不对等的现象,凸显了国际秩序的不公正。
中国的发声不仅为自己,更是为发展中国家集体维权。中方强调,解决联合国财政危机不能总让发展中国家买单,必须:第一,敦促美国等大国补交欠款;第二,改革不合理的会费分摊制度。
联合国的财政困境犹如一面镜子,映照出国际关系的复杂面貌。会费问题背后,是国家责任、国际正义与霸权主义的角力。当超级大国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,损害的不仅是联合国信誉,更是多边体系的根基。
中国已明确表态:我们愿承担与国力相称的责任,但拒绝不公平摊派,更不会为他人赖账买单。联合国要摆脱困境,唯有深化改革捷希缘配资,并向最大老赖追讨欠款。否则,当前的裁员减支可能只是危机的开始。
发布于:天津市旺鼎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